全球热头条丨楼宇自控大规模推行难点在哪?美控:楼控不是赚快钱的行业,需要建立国产新生态
2023-04-22 16:24:55    搜狐数码

楼宇自控大规模推行难点在哪?美控:楼控不是赚快钱的行业,需要建立国产新生态

本报记者 李凯旋 李贝贝 北京报道


(资料图片)

随着“双碳”目标被提出,各行各业均走上了节能减碳之路。根据相关数据,建筑领域是我国的排碳大户,除了建材生产需要减碳之外,建筑运行阶段更需要节能。《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楼宇自控作为一种有效的节能工具,已经在国外得到大规模应用。中国这一市场需求巨大,但我国楼宇自控的发展依旧不成熟,且国外的楼宇自控企业较早进入国内市场,但依旧没有打通使用通道。

那么,目前,我国楼宇自控的发展状态如何,在大规模的推广运用中究竟碰到了哪些难点?“双碳”目标的倒逼以及国外企业在国内市场上一定程度上的“折戟”能否让国产楼宇自控找到发展机会?针对上述问题,《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内楼宇自控行业优秀企业美的楼宇科技·美控智慧建筑(以下简称“美控”),试图找到答案。

楼宇自控行业大有可为

2020年9月份,中国明确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随后,各行各业开启了“减碳”之路,节能成为了企业的重点关注指标。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专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建筑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量的22%,建筑领域碳减排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

《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同样明确指出,2020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2.7亿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45.5%。其中,建材生产和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占比最高,分别达到28.2%和21.7%。

长久以来,建筑运行阶段的节能问题处于一种被“忽视”的状态。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智慧建筑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在打造智慧建筑的过程中,采用新技术节能降碳已经成为楼宇碳排放的主要手段,且新技术节能策略的落地需要完善的楼宇自动化系统作为执行层。

4月16日至4月18日,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智能建筑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楼宇自控的推动者美控携手海林自控、特斯联、源创智控、大华技术、中元国际、远洋机电等多家楼宇自控企业举办了“新生态·控无界—2023中国楼宇自动化发展论坛”,美控总经理孙靖向《华夏时报》记者深度分析了楼宇自控行业的发展态势。

孙靖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智能建筑实际上是建筑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技术层面上而言,其主要由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三大系统组成。

“中国在楼宇自控方面的发展实际上是落后的,市场目前的容量相当于是国外成熟市场的30%至50%。对比来说,国外楼宇自控的增量是企业对于这方面持续的投入和运维,相关的市场已经远超市场新建量,因此,中国的楼宇自控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孙靖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近年来,我国楼宇的物业管理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用户对于物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物业管理人员实际上对于空调、机电设备的节能等专业技术应用不算熟练,认为配电管理重要性则是大于楼宇自控。可是,放到全球市场上,举例来看,国外江森自控曾收购了约克空调,也就是说,国外市场实际上认为空调等系统是楼宇自控的一部分。”孙靖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此外,远洋机电设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弱电智能化经理李伟也在论坛上公开表示:“楼宇自控系统目前在国内的应用、使用化程度不高。即便前期设计很好,但过程中的施工、后期的运维以及使用都有很大折扣。”

“双碳”是发展机遇

楼宇自动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减少能耗,那此前多年未能在国内大规模运用,为何现在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呢?

孙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双碳和数字化发展是当前楼宇自控行业的一个发展机会。随着Z时代的年轻人逐步走向工作岗位,其会改变当前的工作状态,让楼宇管理从人工化变为自控化。”

孙靖直言,楼宇自控和智能家居类似,“它有效果,但是没有配备这个东西好像也不是不行,效果很难去进行量化”。孙靖认为,伴随着“双碳”的提出,各行各业在节能方面要达到具体的指标。

“如果楼宇不配备自控系统,能耗的数值具体是多少实际上很难进行统计。自控系统在得到应用之后,相关的数据可以得到统计,那么它的节能效果也会有具体的呈现,会更容易在市场端得到认可。”孙靖进一步向《华夏时报》记者解释。

此外,更大程度地节省能源也是楼宇自控行业的一大发展方向,其与“双碳”更是不谋而合。“在保障建筑楼宇舒适、健康环境的前提下,楼宇自控系统按需供给能源,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北京海林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清在论坛上说。

国产楼宇自控“弯道超车”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此前,中国楼宇自控系统的供应商主要是国外的企业。“国外的企业这么多年也没能跑通这个市场,所以说中国楼宇自控需求是很大的。”孙靖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目前,我国楼宇自控系统的应用场景有所扩容,在不断突破边界,比如我们新推出了病房的楼宇自控。以病房自控为例,国内外的医疗环境不同,因此国外的企业很难打造出适应中国病房的自控系统,但国产楼宇自控则在这方面具备本土化优势,可以借此机会实现弯道超车。”孙靖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华夏时报》记者看到,美控推出了名为“悟空”的智慧病区,其以悟空场景控制单元为核心,集成护士站与病房中的环境控制、医疗辅助智能化、医疗信息化等不同应用,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并显著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率。

但也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的楼宇自控行业集中度不高,且没有实现标准化,这也是掣肘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重点问题。

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翠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发展的过程中,楼宇自控在技术不断壮大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标准规范的统一以及满足用户需求。此外,楼宇自控企业需要在实现高度集成以及产品国产化等方面持续深耕,为行业生态的构建和丰富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智能化专业顾问总工焦建欣也提出了楼宇自控标准化的问题,其表示,国内的楼宇自控行业应该将研究、设计、施工、安装等厂商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盟或者平台,一同将现有的技术固化并打造自己的标准体系。

此外,投入的力度也是行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在孙靖看来,楼宇自控不是赚快钱的行业,前期需要大量投入,更需要创新,行业应当联合建立属于中国楼宇自控的新生态,围绕中国的应用场景实现“弯道超车”,强化对中国市场本土化需求的贴合力,引领楼宇控制市场朝着自动化国产化方向发展。面对目前楼宇自控系统工程的各相关主体认知不一的现状,行业期待多方合力,凝聚共识,建立标准和规范,以实现中国楼宇自控行业高增速、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关键词:

下一篇:
上一篇:

全球热头条丨楼宇自控大规模推行难点在哪?美控:楼控不是赚快钱的行业,需要建立国产新生态

库里36分振臂怒吼,卢尼20板8助攻,科尔豪赌成功,勇士扳回一城

搜狗俄文输入法_搜狗俄语输入法下载

要闻:消费电子板块投资主线逐步清晰,苹果新设备有望催化主题行情

怀柔科学城6位科学家亮相北影节开幕式红毯

美国首都华盛顿发生枪击事件 至少7人受伤 当前聚焦

世界速读:俱乐部搬迁长沙申请被足协拒绝,四川九牛发声明

澳网大黑马卡拉采夫力克02年出生的小将穆塞提取得首场胜利

全新三叶草面包鞋曝光!这次有些不同…… 焦点速递

深圳南山一豪宅83套房产 将被拍卖…|天天新资讯

安纳达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5.35亿 净利3050.91万 其他收益减少

海军航空大学某团紧贴实战开展空中对抗训练

XPlayer v2.3.5.1 解锁高级会员版 天天新要闻

欧央行官员Visco:必须留意蔓延风险和信用放缓 加息不能操之过急 视点

国乒遇冷门!世界第1惜败19岁小将,樊振东2-3出局,马龙迎战黑马

天天快讯:南昌牛皮癣医院在哪里好?南昌哪家牛皮癣医院更好

北京市核心区多条公交升级服务品牌 速递

鬼谷八荒如何找仇人 鬼谷八荒怎么结仇人_环球报资讯

隔夜美股 | 三大指数上涨 Lyft(LYFT.US)涨超6% 世界播资讯

环球时讯:东华软件:全资子公司中标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扩容项目

【世界播资讯】德格县气象台解除雷电黄色预警信号【III级/较重】

假体硅胶隆鼻8个月后硅胶漏出,这是什么原因?

环球今亮点!拜登将签令限制美企对华关键领域投资?中方:坚决反对

东南电子:公司生产的微动开关可以应用到智能家居上-全球滚动

议论文一级标题是什么-论文一级标题是什么|每日聚焦

占比超过57%,90后成第一批出境游客“主力军”

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_中国印_焦点讯息

每日动态!凯因科技(688687.SH):2022年净利润下降22.26%至8340.78万元 拟10派2元

【天天热闻】三分8中5!马克西生涯季后赛第5次投进5+三分 76人队史第一

航天工程: 航天工程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资讯推荐

一图读懂丨大气治理的“北京奇迹”靠什么?

全球视点!安徽建工(600502):4月21日北向资金增持169.48万股

一季度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10470.91亿元 同比增长3.5%

百事通!成都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沪指险守3300点 多家公募基金火速解盘 每日热点

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 多家高校联合为山区小学开展安全主题捐赠活动